大通社讯(记者 朱茵 洪慧)9月19日上午,2018年湖北省“中国制造2025”主题科普宣讲活动在厚德楼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湖北省机械传动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杨家军,德国“洪堡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丁华锋,湖北省高职机械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我校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喻国铭作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王立兵与专家进行了座谈,并向他们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汪晓凌主持报告会。
杨家军教授以“智能机械与创新思维”为主题,重点讲解了创新的三要素:创新方法、技术知识以及打破常规的人。他以“半角自行车”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智能制造”,鼓励大家突破思维定势,向更智能的领域发展。他指出,智能制造的核心应该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杨家军将创新思维融入智能机械,通过事物本身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更加全面地接近事物的本质三个方面来表达思维视角对创新的重要性。他还倡导学生多从不同方式上进行创新,如连续创新、突破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等。
丁华锋教授介绍了全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方面正在面临的挑战是大而不强。他强调,要以建设制造业强国为目标,实行三步走、四个原则、五个方针以及五大工程。为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他列举了七个工业机器人产品,所展示的机器人功能各异,引人注目。他表示,在人工智能装备的创新中,机器人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日后的机器人将无所不为、无处不在、无人不用。
喻国铭教授重点讲解数字制造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纳米技术、能量存储与传输技术知识点的整理,向同学们介绍了这六项改变世界的科技。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十三五”发展规划》,普及智能制造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兴趣和认知,增强公众特别是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于2018年“全国科普日期间”,面向全省高校开展“中国制造2025”主题科普宣讲活动。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物理与电信学院、计算机学院无课教师和800余名新生参加活动。
(图:摄协 顾芮荧 肖宇 责编:黄师宣)